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你们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和相交交流,教师对学生活动给予评价,点出主题. 二、探索新知 1.平面的概念 随堂练习 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①书桌面是平面;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m,宽是20m;
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刚才大家所讲的一些物体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向四周无限伸展的,现在请大家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平面是没有厚度,无限延展的;所以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 通常我们把水平的平面画成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其中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 我们常把被遮挡的部分用垂线画出来. (2)平面的表示 法1:平面 ,平面 . 法2: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3)点与平面的关系 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看成点的集合. 点A在平面 内,记作:A . 点B在平面外,记作:B . 师:在平面几何中,怎样画直线?(学生上黑板画) 师:这位同学画的实质上是直线的部分,通过想象两端无限延伸而认为是一条直线,仿照直线的画法,我们可以怎样画一个平面? 生:画出平面的一部分,加以想象,四周无限延展,来表示平面. 师:大家画一下. 学生动手画平面,将有代表性的画在黑板上,教师给予点评,并指出一般画法及注意事项(作图)
3.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1)公理1的图形如图 
(2)符号表示为: (3)公理1的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1)公理2的图形如图
(2)符号表示为:C 直线AB 存在惟一的平面 , 使得 注意:(1)公理中“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是:“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惟一,“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的意思是说“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的平面是有的,而且只有一个”,也即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也可以说成“确定一个平面.” (2)过A、B、C三点的平面可记作“平面ABC”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1)公理3的图形如图
 
(2)符号表示为: 
(3)公理3作用:判断两个平面是否相交. 师:我们下面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的三个公理.所谓公理,就是不必证明而直接被承认的真命题,它们是进一步推理的出发点和根据. 先研究下列问题:将直线上的一点固定在平面上,调整直线上另一点的位置,观察其变化,指出直线在何时落在平面内. 生:当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时,这条直线落在平面内. 师:这处结论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公理1(板书) 师:从集合的角度看,公理1就是说,如果一条直线(点集)中有两个元素(点)属于一个平面(点集),那么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平面的真子集. 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点P在直线l上,记作P∈l;点P在直线l外,记作P l;如果直线l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 内,就说直线l在平面 内,或者说平面 经过直线l,记作l ,否则就说直线l在平面 外,记作 . 下面请同学们用符号表示公理1. 学生板书,教师点评并完善. 大家回忆一下几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生: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师:那么几点可以确定上个平面呢? 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生1: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师:不需要附加条件吗? 生2:还需要三点不共线 师:这个结论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公理2 师投影公理2图示与符号表示,分析注意事项.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教室的天花板与前面的墙壁,思考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有多少个?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平面的无穷多个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都在一条直线上. 师: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为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事实上,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板书)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公理3. 三、典例分析 例1 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图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根据图形,先判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符号表示出来. 解:在(1)中, , , . 在(2)中, , , , , .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1)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2)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3.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平面 与平面 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 ) (2)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 (4)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 ) 4.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1)点A在平面 内,但点B在平面 外; (2)直线a经过平面 外的一点M; (3)直线a既在平面 内,又在平面 内. 五、课堂小结 1.平面的概念,画法及表示方法. 2.平面的性质及其作用 3.符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