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第二中学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虚构”与“真实”中的价值诉求 ------ 陈继明《七步镇》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18 16:08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平罗县第二中学 点击量:1404 【公开】

宁夏作家陈继明的《七步镇》在这个春夏交接之际如同大地万物,于不动声色中展现出惊心动魄。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真假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百年中国的两个时代所形成的断裂由一个人的前世今生连接起来,这使《七步镇》成为对一个人的前世今生的会诊与治疗,对两个时代的追寻和叩问。

《七步镇》整个故事线索围绕一个叫东声的作家患有严重回忆症并穷极所有力量企图解除并治愈回忆症的故事而展开,回忆症是一种病,就像麻风病、抑郁症、孤独症等一样,但又有所不同。就文本整体而言,选取一个作家的回忆症作为进入故事的一个切口,能使叙述中的内心空间更大,书写价值也会随之更大,而本文它所要隐喻的自我救赎、自我确认,或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又重新自我建构、自我肯定,也能以此更含蓄、细腻地呈现。从结构上来说,这篇小说是建构一个系统,再解构一个系统,再建构一个系统的问题,这个系统的内容是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并如何走出自我的形而上的命题,或者个体内在性是如何通过外在的来确认,它最终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散乱蕴藉的表达方式和叙述事件来传达作者的价值诉求,即博大的爱和深深的悲悯之情。

文本中的人物是叙事作品中题材的要素,是具有一定心理、生理的主体,人物生活在全然虚构的可能的世界中,读者受主观规定性内在机制的影响,初读时容易被叙事虚构世界左右,错觉人物的精神世界是虚构的真实世界。跟着东声的经历阅览世事,感受世间的悲欢离合。作者按现实主义方法塑造人物,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刻画东声这个主要人物及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例如东声的出生年月、籍贯、大学、发表的作品,和作家本人完全一致,而小说中的甘肃甘谷,宁夏银川,广东珠海,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地名,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比如长征途中等都有据可查,完全写实,某种程度上使很多读者认为东声就是陈继明,这是一篇以现实为依据的小说,但它不是实记类文版。小说与现实始终不同,文学作品其本质就决定了形象在虚构世界中,是具有真实性的,又是象征的。作者陈继明在叙述时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公东声曲折坎坷的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社会各个阶层和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进而传达对人生、人性的思考。

东声这个人物,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物形象,他对前世的“孽缘”充满了事后的歉意,又对自己的前世充满了好奇。他对爱的渴望、对爱的方式的要求、对家的理解,使这个悲悯的人物有了诗意内涵。而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也使作者能充分表达自己写这篇小说的目的,能借东声之口,言作者所思所感,例东声所说的游荡感或者说是流浪感始终咬住他不放的原因是,他要找的归宿,不是一个城市,也不是一座房子,而是一个值得爱并且会爱的女人。陈继明无疑是一个感性、智慧、触角发达并且具有强大生成力的作家,他从容有度的叙述,始终在一种诗意的光辉下完成,纵然小说人物会有与传统宣扬的道德所出入,作者也能将其抑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即“色而不淫,淫而不荡,荡而有度”,使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不会对主人的一系列行为厌恶。这种虚实相间的写法,既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又赋予作品更深广的社会批判意义。

小说中的议论不是议论,小说中的思维和意识不是思维和意识,因为,作者在写一个长期患回忆症的作家,他的内心状况、意识状况就是如此,而且,大部分回忆症患者都有倾诉欲,很多回忆症患者完全是话如决堤之河,且无正常的逻辑思维。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不能不这么写,无法不这么写。而主人公的内视角叙述也直接决定了回忆一旦开始,就无法终止。因为小说中的回忆症主人公身份决定当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自然而然的带入真实性和亲切感,只要他愿意叙述就可以说任何想说的话,而读者在文本接受的过程中也会接受他性格的外观,不会像对待全知视角一样苛刻质疑。但是,它终于终止了。它的终止也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终止。综上从人物叙述角度理解,《七步镇》一边在无情洗劫读者既定文学阅读习惯、认知习惯,一边又带给读者新的思维、新的经验。大量涉及精神定势、思维定式、思想定势、话语定势、心理定势的篇幅,不但肆无忌惮忠实于纪实,还植入自传,还堂而皇之再三加以辩论和质疑,建构又解构……总之,比专门研究相关问题的论述还要完整、饱满、丰沛。按照一般叙事学规则来看,这样做,看似有碍于叙事张力的顺利延展,但结合小说严谨的框架,这部小说实在内涵深刻,错综复杂,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能。

在这部小说里,时间和空间作为叙述的一部分,有其特别的用意。寻找前世,涉及时间。一个人的此生和前世合起来,是一百年时间。七步镇在一条自古以来很重要的大路边,涉及空间。主角曾经在西部,后来到了东部。这是空间。主角后来还在欧洲生活了几个月,这还是空间。总之,时间和空间均在叙述中占有绝对的位置,因为有了空间时间的约束限定,这篇小说才有了某种从整体上颠覆另一惯性秩序的能量,才能使其有别于一般的长篇小说,才能从一部小说的背后看到隐藏着的一个长长的长篇阅读史和长篇观念史。

往小了说,每一个人在这个浩渺的宇宙都是如蜉蝣般的存在,不安全感充斥在空气中,刻在骨子里,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也是孤单的。《七步镇》中,东声对前世的追溯又怀疑,对爱情的渴望又排斥、对故乡的温情又远离正说明了这一点。包括小说的诞生,都其实是孤独的结果。陈继明有说,《七步镇》写到最后的几天,他居然有过这样的担心——他怕把自己写死了,死在书房里,无人知晓。这是一种沉重的孤独带给他的心理的也是生理的反映。一个作家的付出,对外人而言,是个隐情,也是秘密。所以不论是对于作家本身还是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或者读者,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承载内心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客观的存在物,也可以是主观的抽象物。回忆症贯穿了小说的始终。这是一根绳索,找到它的源头,不止需要时间,还需要特定的空间与传说。陈继明通过这一关乎往事及未来、关乎真实与虚构的病症——回忆症,强调了过往时光的空茫感——恰恰是这种空茫的“存在”控制了人的现在。但前世来世的转换,使消失了的东西,会留下痕迹,这就是发生,哪怕是发生在近乎虚拟般的前世,渴望迷茫的东西,总会若有若无的牵引着人的方向,哪怕前面一片黑暗。《七步镇》的时空叙述,无论从辽阔性还是细密度,都成功地考验了作家的宏观把控力,我们在时空背后看到了撕裂个体精神价值或意义秩序的并非仅仅是汹涌而来的经济主义浪潮,还有同样甚至更甚于此的话语、思维和观念形态。

所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都是相对而言,以一个虚构的氛围人物为载体,借助外在方式或内容的虚来衬托出现实之实,而这种虚实便是以更大的实来遮住虚。这篇小说其核心内涵便是隐喻在虚实背后的价值诉求,叙述视角和手段是为了定义个体与社会价值。叙事者用病态的方式创建新准则,并贯穿在小说的意识形态中,用外在的价值标准、道德准则对故事里的事件加以评价。道德存在的重新定义、自我定位的重新获得的文化自觉、个体潜意识的挖掘、群体的迷茫

                                                                                                                 执笔人:郑艳


上一篇 : 我读《七步镇》| 下一篇 :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平大路北侧500米     联系邮箱:273036680@qq.com